培训基地巡礼 | 古丝路上的新明珠——克拉玛依科技馆
记者/王雪莹 编辑 刘昭
供图 克拉玛依科技馆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建设是青辅协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有关要求,充分发动社会资源,推动科技辅导员培训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培训服务是广大科技辅导员会员最大的需求,目前协会命名的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已具备一定规模,在科技辅导员人才建设、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体现出了各个基地得天独厚的特色与优势。
近期,我们会陆续推出“培训基地巡礼”专题内容,带你了解这些基地在促进我国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在职专业发展方面的默默耕耘。
在克拉玛依文体中心东侧,坐落着一座外形酷似石油油藏地质构造的建筑——克拉玛依科技馆(以下简称“科技馆”)。作为克拉玛依市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大型科普基地,该馆于2014年正式竣工。
在近61000平方米的面积中,科技馆依托2大主题展厅、13个常设展区、近300件展品,充分展现了当地别具石油特色的科技与文化,是北疆地区重要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独特的区域定位,也让克拉玛依科技馆承担起了科技辅导员人才建设的重任,成为了经过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认证的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
全馆以“科学探索之梦”为主线,设有“科学探索厅”“城市规划厅”等两大主题展厅。作为占地面积最大的主题展厅,“科学探索厅”开设了“儿童科技乐园”“发现与启迪”“创造与实践”与“生命与健康”四个展区,展现了包括能量穿梭机、360度自行车在内的298件“奇妙”展品,充分满足了广大青少年的好奇心;在“城市规划厅”中,科技馆则采用CAVE影院技术,充分结合克拉玛依数字城市和数字油田的强大数据成果,借助数字沙盘平台,生动地展示了当地的油田发展历史和未来规划。这种极具创新的呈现方式广受青少年参观者的喜爱。
科学游丝路,特色研学识新疆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克拉玛依有着丰富的极具异域文化特色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此,身为新疆地区重要科普教育基地的克拉玛依科技馆,也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于2019年开始陆续推出“科学伴我游丝路”等研学旅行活动,以期通过引导广大科技辅导员,发挥科技辅导员的带头作用,在贯彻落实科普教育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周边地区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为此,当时我们联系了很多单位,诸如文体旅游局、教育局等,希望能将克拉玛依及周边地州的优质研学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研旅服务。”陈凯在接受采访时说。
作为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主要负责人,陈凯曾先后参与策划实施260余场科普活动、举办过5场科技类赛事,是实打实的“实力派”科普活动策划达人。然而经验如此丰富的陈凯老师,在参与设计研学课程之初也是颇为忐忑的。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科技馆的研学旅行课程自推出之日就广受好评,得到了来自研旅行业专业人士的认可。
△科技馆举办科技馆主题研学活动
“之前很多人告诉我研学旅行活动应该施行小班制,一次性针对300人的研学旅行活动几乎不可能而且效果会很差。秉持着一颗探索尝试的心,我们最终还是挑战了一次性接待300人的研学旅行团队,最终效果非常好。”陈凯说:“当时就感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做具有地方特色、适应新疆地区实际情况的研学旅行活动的决心。”
为了更好地寓教于乐,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其社会责任感,科技馆同时开设了包括思维破冰课、IDI(I DID IT)创想集市、智享飞行课及深度研学营在内的多种研学课程,内容涉及人文教育、航空航天、植物探秘、趣味编程等领域,同时还积极开发了能凸显克拉玛依地貌和石油文化的多条具有新疆特色的科普研学旅行线路。在近70余场的科普研学活动中,共有来自奎屯市、和布克赛尔县、托里县等地的2.8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
据悉,2019年6月,克拉玛依科技馆成为当地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获得了2019新疆研学基地建设年度大奖。
走出去引进来,科教精神代代传
为了打造全疆地区特别是北疆地区有影响力的科普人才培训基地,形成有区域特色的科普文化旅游产业,克拉玛依科技馆与国内外知名科技馆和机构合作,积极引进各种临时展览,举办了包括“隼卯的魅力”主题展在内的7场大型临展,同时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内容包含“丝路科学大讲堂”“未来科学家”主题假期营以及“文明与时代同步,科学和生活相伴”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科技馆的科普资源。
△科技馆优秀科技辅导员陈思琪在趣味科普活动为小听众们讲解
这些活动不仅充分满足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教育的需求,它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代科技辅导员,带动科技辅导员们共同成长:今年26岁的陈思琪是克拉玛依科技馆的优秀科技辅导员,每天身处科普宣传第一线,她总是笑称自己是“大龄孩子王”。在她看来,这份工作不只是简单地做科普那么简单——她无时无刻不被孩子们纯真的灵魂所感动、所激励。
“老师,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从事和科教相关的工作。”这是在参与“科学伴我游丝路”活动中最令陈思琪感动的时刻。
“不管工作多么繁重,每每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和渴望,所有的疲惫都会消散。在那一刻,一种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我希望能永远站在科教工作这个桥头当好一个引路人,为各民族青少年和科技教育搭好桥梁,让他们能更早看到这座桥,尽早走上桥来感受科学的魅力。”陈思琪说。
科技风向标,前沿活动寓教于乐
作为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科技馆也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一方面让科技辅导员能够了解和学习各种活动及课程,另一方面也带动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期在众多优秀科技辅导员们的带领下,更好地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
为响应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号召,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相关要求,克拉玛依科技馆于2018年制订了《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普及项目计划书》,开启了推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随后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的资助下,科技馆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同时设立了配套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兴趣,让广大中小学生参与其中,科技馆又极具创新地开发了多部人工智能题材的科普剧,先后举办了“克拉玛依市青少年创意编程及智能设计大赛”和全疆青少年无人机编程大赛等科技赛事,更在2018年入选“2018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
△科技馆举办大疆RoboMaster EP全疆首场线下体验活动
“青少年阶段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相对匮乏的时期,也是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段,如果加以正确引导,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陈凯说道。
此前,他曾经在高中执教近12年,这段特殊的的宝贵经历更让他对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深有感触:“科技馆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它能让青少年通过参观、体验和互动获取直接经验,所以非常有意义。”
据悉,近期科技馆在筹办大疆RoboMaster2020 机甲大师青少年赛新疆分站赛。作为全球唯一机甲类射击比赛,该赛事要求青少年以团队为单位,使用自主研发或改装的机器人参与分组对抗,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工程理论知识与人工智能实践能力,以期通过竞赛形式,既帮助青少年完成从机器人基础、程序设计到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原理的知识进阶,又能提高青少年的临场反应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
△青少年在活动现场体验操作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