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举办2022 年第十一届高中生物教师研修班
日前,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原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主要承办单位,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通过线上培训的形式举办第十一届高中生物教师研修班,包括“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项目参与县在内的全国75名高中生物教师云端相聚。
▲王宏伟教授为夏令营开幕式致辞
本次研修班主要讲授结构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抗病毒药发现、生物信息学等前沿科学知识,更加侧重理论学习指导,力求提升生物学科技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教学能力;讨论环节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为项目县乡村教师提供与不同省市县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师进行充分交流的机会。
王宏伟教授、贾怡昌教授、张强锋教授、肖百龙教授、葛亮教授、李海涛教授、孙前文教授、谭旭教授、刘俊杰教授、李赛教授、潘俊敏教授为大家接连带来精彩的科学报告。报告主题依次为“结构生物学”“神经疾病的分子基础”“当我说生物信息学的时候,我在说什么”“ Feeling Force with the Mechanosensitive Piezo Channel”“自噬体的产生和靶向”“破译表观密码”“三链染色质R-loop 的检测及生物学功能探析”“抗病毒药物发现”“基因编辑技术”“使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技术研究新发致病型病毒”“纤毛生物学与衣藻作为中学生物实验的潜在实验材料”,报告内容涵盖了结构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表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学、药物学等众多研究领域。
▲研修班课程安排
▲十一学校老师教学经验分享
北京市人大附中闫新霞、杜军、辇伟峰和吕继华4位老师分别进行了题为“素养导向的生物教学”“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解密绿色植物,设计绿色工厂”和“减数分裂”的课例分享,生动展示了以素养为导向的生物课教学实例。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利用自身资源和组织优势,开展乡村科技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系列活动,通过联合清华—北大生命科学中心等高校,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让科技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项目是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发起,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专项基金公益支持,125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推动的公益项目,项目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旨在打造联合体乡村振兴品牌活动,凝聚科技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