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有方,看各地积极探索——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3-07-24 09:59:19 来源:孟想

举办“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活动3场、“我的科研报国路”2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累计受众150万人次。

注重科技教师科学素质提升

结合中小学校实际需求,积极推荐使用科创筑梦云平台优质科教资源助力各类科学课程教学和科普活动,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参加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青少年科学节、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等活动。开展“送培到基层”科技辅导员培训交流活动,邀请院士、科技工作者、科技教育专家15人次,围绕项目式教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人工智能等内容进行解读和指导,累计培训科技辅导员1 156名,其中来自县区教师占60%以上。组织科技辅导员到科技教育示范校和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开展经验交流座谈会等特色环节,收到了良好效果。

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

积极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共建基地、科技中心、科技馆等校外科普设施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引进科普资源到校开展课后服务。推荐一批思想品质优秀、热爱教育事业、科普经验丰富的科学家、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科技志愿者和符合学校需求的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相关科普机构等,有效开展科普类课后服务活动项目。通过作科学报告、讲述科学故事、开设线上线下科普课程、指导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组织学生以“走出去”的方式参观科普共建基地1次、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全市中小学生云游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加强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共建基地等单位开发精品科普课程,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讲解指导,切实增强科普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宜性和趣味性。开展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假期科学营等科普教育活动,共组织22所“馆校结合”学校千余名学生参与假期活动。

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促进计划,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

搭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展示平台,举办“第37届大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22年大连市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2022年大连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第十六届大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开展“科普中国飞天梦大课堂”活动,共有6 700余名青少年向专家提问,通过书信、视频等形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了各领域专家,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小小航空梦”的种子。开展“我的航天梦”主题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500余幅。

成为会员

办公系统

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