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助力中美STEM教育盛会成功举办——探索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发展新蓝图
“2025中国长三角科学教育与STEM教研中美研讨会暨美国年度教师安徽行活动”于7月8日在合肥落幕。其中,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作为协办单位承办了“2025中国长三角及北京科学教育与STEM教研中美研讨会暨美国年度教师安徽行”沙龙研讨活动。该活动汇聚了中美教育专家、美国年度教师代表、长三角及北京地区教育工作者、省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等两百余人,共同探讨STEM教育前沿理念与实践。
一、平台搭建者:赋能中美深度交流,展现安徽科教实力
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依托其独具安徽省科教资源特色的五大功能区、17个活动空间,为本次中美高端学术对话提供了优越的物理环境和技术支持。研讨活动设置了主旨报告、互动体验等环节。
研讨会上,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负责人作专题发言,系统阐述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核心建设理念与显著运行成效:
核心理念引领:坚定不移践行“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致力于培养青少年“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特色课程支撑:原创开发《知道》《格致》《见微》三套特色课程体系,在“真实科学”情境中整合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与科学家精神,构建了区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新范式。
创新模式驱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求合作”三维运行模式,截至2025年5月已累计开展探究式、项目式教育活动近2000场,累计学时超4000,惠及青少年逾32000人次;深入全省18个设区市的乡镇学校推动资源均衡化;与中科大科技传播系、安徽省计算机学会、机器人学会、天文学会及省内300余所中小学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些扎实的数据与案例,为中美同行提供了可借鉴的“安徽方案”。
二、区域协同践行者:包河区合作示范,引领基层科教创新
“科学教育与STEM融合课程实施场景观摩”作为此次交流活动的一项重要议程,其所呈现的场景,正是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与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深度合作的生动展示。
7月2日正式开营的合肥市包河区科学教育与STEM夏令营,共有11所包河区中小学校参与。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中心作为此次夏令营活动重要支撑力量,免费开放了活动空间及相关实验探究设备,同时配备了相应的科技辅导员以辅助活动开展。
夏令营期间,合肥市贵阳路小学的学生将太空种子播种在校园里,悉心培育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他们带着收获的太空南瓜、葫芦和辣椒来到中心科学探究空间,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制作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太空作物果实与普通作物果实的细胞结构差异。此外,他们还通过实验检测了两种果实的糖度,制作出数据对比表进行严谨分析。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小营员探寻到太空环境是否显著改变植物性状的答案,也体验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合肥师范附小三小的学生以一根纤细的蚕丝为起点,深入探究蚕桑文化背后的科学奥秘。他们借助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将样品放大至30万倍)细致观察蚕丝的微观结构,通过对比分析蚕丝与蛛丝的结构特征及其异同,逐步发现了蚕丝独特的特征,并理解了“结构决定功能”这一重要的科学原理。
合肥市青年路小学的学生则聚焦合肥科学岛上的“人造太阳”——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他们设计了“观察自然太阳→认识人造太阳→创想未来能源”的递进式探究路径,以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利用专业的太阳色球望远镜,他们观测到沸腾的太阳表面——壮观的日珥如红色火舌从边缘喷薄而出,神秘的黑子群也清晰可见。在科学家和科技辅导员的讲解下,小营员基于所学设计出自己心中的未来能源解决方案,完成从现象观察到科学理解再到创新思考的完整闭环。
从太空种子的地球培育到蚕桑文化的科学解码,从人造太阳的奥秘探索到巢湖生态的实地治理,再到榫卯结构的智慧传承与“无围墙”科技课堂的实践等,这一系列深度融合科学与趣味的STEM课程,不仅点燃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更深度淬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开营期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进行了合肥市包河区11所中小学STEM教学特色实践成果的展示。太空种子、城湖共生、蚕桑文化、榫卯寻踪、人造太阳等特色项目,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教育的深度交融,彰显了安徽省“馆校合作”模式在推动STEM教育区域化发展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效。
据悉,今年4月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与合肥市贵阳路小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对40名具有潜质的学生,开展长期培养教育,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养的有效路径。目前双方已开展专项教育活动20余场次。这一合作模式,成为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服务基层学校、提升区域整体科教水平的有力印证。
三、未来蓝图擘画者:聚力长三角联盟,构筑科创新高地
立足本次中美STEM教育研讨会的丰硕交流成果,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1.深化内涵建设,聚焦核心素养:以提升青少年高阶思维为核心目标,对现有特色课程体系进行持续升级与优化,确保教育内容的前沿性与实效性。
2.织密合作网络,推广成功模式:深化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战略伙伴关系,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包河区-贵阳路小学”的成功合作模式在全省乃至长三角范围内推广复制,形成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3.打造区域共同体,提升辐射能级:推动建设“青少年科创走廊”,积极倡议并参与在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建设“青少年科创走廊”,与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开放日、高科技企业资源联动,精心打造精品研学路线,构建产学研融合的青少年科创生态。
4.推动组建“长三角青少年科学教育联盟”: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将积极推动成立“长三角青少年科学教育联盟”,旨在搭建更高层次的区域协作平台,整合长三角优质科教资源,服务区域内科学教育试验区、实验校的建设与发展,显著加强省际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区域青少年科学素养。
四、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愿景:立足安徽,辐射周边,打造科创新摇篮
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系安徽省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创新引擎。未来,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将持续聚焦“打造区域科学教育中心”的宏伟愿景,通过整合最优质的科教资源、建设一流的实验探究与互动体验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区域协作,不断辐射优质科教资源,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显著提升区域内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目标是成为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科学教育高地和创新人才摇篮,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贡献坚实的后备力量。
本次中美STEM教育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在推动高水平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更清晰地勾勒出其在引领区域科技教育发展的影响力和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