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先自立自强

打破“孤军奋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如何重塑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成长路径?| 文献导引

发布时间:2025-08-14 15:12:27 来源: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

调查显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面临“研修资源匮乏”“同行交流受限”等困境,而依托国家平台的区域联动研修模式,可提升教师协作效率,缩短教学资源获取时长。

在数字化教育浪潮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的重任。然而,专业师资不足、研修资源分散、教学实践孤立等问题长期制约其发展。蔡晓宇(2025)在《西部素质教育》发表的文章指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成为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支点。

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研修的五大困境

研究基于全国多区域调研,揭示当前教师研修的核心瓶颈:

资源荒岛化

市面资源质量参差,优质案例稀缺。教师反映资源“理论脱离实践”,且更新滞后于技术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教学应用)。

研修形式化

研修多为传统线下讲座,频次低且单向灌输,无法满足教师差异化需求。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混训同课”,效果打折。

协作孤岛化

因学科特殊性,教师常“孤军奋战”。跨校教研机会不足,经验封闭导致教学创新滞后。

成长同质化

统一研修路径忽视教师个体差异(如编程教学弱项教师需Scratch专项提升,但被迫学习通用课程)。

评价模糊化

研修效果仅靠签到、论文等量化考核,缺乏对教学实践转化的跟踪评估。

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只是知识的机械堆砌,而要注重教学智慧的场景化生成。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三大赋能模块

平台凭借“资源+功能+数据”三重优势,重构研修生态:

资源库:精准匹配教学刚需

分层课程体系:涵盖从基础技能(如《Scratch编程入门》)到前沿专题(如《AI创新编程教学》),满足新手到骨干进阶需求。

名师智库联动:“名师讲堂”汇聚专家直播课;“案例库”提供300+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如编程+数学实践课例)。

区域资源共建:各省市上传特色数字资源(如福建“智慧农场”STEAM项目),打破地域资源壁垒。

功能网:激活区域教研共同体

线上工作坊:教师围绕真实命题(如“如何在小课堂开展AI教育?”)开展主题研讨,即时共享课件、答疑解惑。

视频教研系统:支持教学实景直播(如屏幕共享编程演示),同伴实时评课,解决“纸上谈兵”痛点。

教研群组矩阵:按兴趣标签(机器人教学/信息伦理教育)自动匹配协作小组,沉淀群组知识库。

数据链:驱动个性化成长闭环

学习档案可视化:自动生成个人研修图谱,标记知识盲区(如“Python教学实践”能力值偏低)。

智能推荐引擎:基于行为数据(观看时长、作业评分)推送定制资源包(如向机器人竞赛指导教师推荐《科创项目指导50问》)。

多元评价模型:融合课程完成度、教学设计点赞数、学生作品获奖数据等,动态评估研修转化效果。

四类研修模式的优化建议

模式1 素养提升模式 → 解决“学什么”

路径定制:根据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

自定义学习计划: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路径、安排学习时间等。

建立学习档案 :记录教师的学习进度和成果,方便教师随时查看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模式2区域联动模式 → 打破“孤立感”

优秀老师分享:可定期邀请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分享他们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和创新实践。

建立合作小组:鼓励教师在平台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小组,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或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项目管理工具:平台可以提供项目管理工具,支持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等。

开展教研会议:包括主题报告、案例分享、问题讨论等环节,可促进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

模式3多样实践模式 → 突破“形式化”

教学案例/场景:平台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案例和模拟教学场景,让教师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和反思。

实践研究项目:引导教师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通过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平台可以提供项目申报、实施、评估等全流程的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有效展示。

展示/分享平台: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进而促进教师团队整体发展。

模式4智能评价模式 → 量化“成长值”

多元评价指标:除了关注教师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还应增加对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多元化评价主体体系:包括教师自评、同伴互评、专家评价及学生和家长的评价。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以便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该研究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研修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框架,借助智慧平台的技术与资源优势,有望突破传统研修瓶颈,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科教学质量提升。

引用来源 | 蔡晓宇.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研修模式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5,11(09):120-123.


成为会员

办公系统

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