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党建工作总结
一、党建工作总结(2020-2025)
(一)组织建设:实现“两个全覆盖”
1.党委领导体系完善
2020年成立第八届理事会党委,2021年实现分支机构党小组全覆盖,构建“协会党委+秘书处党支部+专委会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制定《分支机构党小组工作规则》,确保党组织嵌入治理各环节。
2.政治引领机制强化
落实《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党委职责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前置审议重大事项,严把政治方向。定期召开党委会传达党中央及中国科协党组精神,确保科技教育、人才强国等部署落地。
3.意识形态引领
在协会官开设“党史学习”、“二十大学习”大家谈的专栏,开设“我心目中的科学家”正文、漫画、科幻画,引领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跟党走、听党话。
(二)思想建设: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1.理论武装深化
以各种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会员、进基层、进理事单位。聚焦“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引导会员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动能。
2.特色党建品牌创建
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在福建东山、河北塞罕坝、河北涉县、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地开展联学联建;将党建融入年会、辅导员认证等业务,形成“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闭环。
(三)路径创新:“刚性嵌入”与“柔性融入”结合
二、现存问题与挑战
1.体制机制短板
协会党建领导体制尚在探索中,协同工作机制需强化。
2.组织贯通不足
分支机构党建与党委协同效率待提升,部分党小组作用发挥不充分。
3.治理能力瓶颈
内部治理结构需优化,尤其在分支机构监管、会员行为监督方面。
三、换届后党建工作规划(2025年底起)
打造党建网络动员型协会
(一)明确党委核心职能
1.政治把关定向
保证党中央重大部署在协会贯彻执行,对理事长、秘书长等关键岗位人选提名审核。
2.监督治理主体
建立理事履职评价机制,监督检查重要领导行为,防范廉政风险。
3.意识形态引领
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更党走。
(二)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
1.党建引领与科技后备人才培养;
2.党建引领与科普资源下沉; 3.党建引领与科技教育创新;
4.党建引领与联合高校开展乡村振兴科教行动; 5.设立“党建+科创”示范项目。
(三)体制机制突破
1.优化领导体制
推动支撑单位党员直接联系协会制度常态化,建立秘书处党支部接受支撑单位和协会党委双重领导机制;建立协会党委-协会办事机构党支部(秘书处)--分支机构党小组”垂直管理。
2.贯通组织体系
制定《协会党建标准化手册》,明确各级组织职责边界,建立秘书长列席中心班子会,跨层级联席会议机制。
3.强化品牌输出
升级“党建强会计划”,打造“科技教育”党建品牌活动,形成可复制经验向全国学会推广。
四、结语:锚定“政治建会、服务强会”定位
协会始终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作为方向,始终牢记:中国科协凝聚力、执行力归根到底来自于党的权威,发挥好这个资源优势,既是我们讲政治的具体要求,也是推动工作的根本依科协推动学会改革、全面从严治会、建设一流学会,最具合法性、最有作用力的手段就是党建,以科技社团党建为抓手推动科技社团改革,符合法理、道理和本质逻辑作为根本遵循。以换届为契机做到:
1.守正:坚持党对科技社团的全面领导,筑牢“两个维护”政治根基;
2.创新:探索党建与科教事业深度融合新范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局。
“党建是科技社团改革最具合法性、最有作用力的手段”,协会将以制度化、品牌化、实效化党建,建设政治坚定、治理高效、贡献突出的一流学会。
3.后续实施将结合《中国科协关于深化学会党建改革的指导意见》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