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双减”案例精选》专题旨在汇聚和展示在"双减"政策指导下,全国各地涌现出的优秀教育实践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努力,也为同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助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通过精选案例的分享,我们期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共同探讨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培育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积极参与科教资源共建共享,让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 开展科普中国APP推广活动,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科学素养,很多学生还能将学科知识与科普知识融会贯通,起到助力教学的作用;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系列节目,让学生对探索太空产生向往,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申报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为学校新开辟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新阵地。 开展科技活动进校园,拓宽学生视野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开展“科普中国飞天梦大课堂”,通过在线向航空、航天和物理领域的专家提问,让学生与科学家零距离对话,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和物理等领域科学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2024-03-07
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各民主党派中央陆续公布拟提交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党派提案,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的相关议题受到高度关注。 其中,科学教育问题广受关注。民进中央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在实践中还存在优质科学教育服务供给不足、实验课落实不到位、“黑板上做实验”现象比较常见等问题。 为此,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加法的提案》,建议财政经费投入、项目规划编制向中小学科学教育倾斜、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及科技特色学校发展评价体系。大力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中小学开放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开设夏冬令营,通过联合教研、联合培养,科教融合培养科学教师。强化学校与科技馆的馆校结合机制建设,鼓励科技馆开发面向中小学生的科学课程,加强科学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科学活动。图 | 2023科普日展会现场,学生在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展区与人工智能产品互动。孟想 摄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公布的拟提交提案中,科学教育体系、科普、校内外融合成为高频词。致公党中央拟提交《关于推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提案》,建议构建中国式科学教育新体系大格局,引导科学家深度参与
2024-03-07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 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王沪宁蔡奇参加看望和讨论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发(盛佳鹏摄)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人民政协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各方面人士要围绕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参加看望和讨论。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
2024-03-07
3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 会上,来自海军的艾迎春代表、来自战略支援部队的吴升艳代表、来自南部战区的乔莎莎代表、来自战略支援部队的何雨帆代表、来自军事科学院的姚党鼐代表、来自陆军的郑金代表依次发言,就推进海洋态势感知能力建设、提高网络空间防御能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加强太空资源统筹管理使用、加强新兴领域标准通用化建设、创新无人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等方面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认真听取每位代表的发言,不时同他们互动交流。在6位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围绕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提出要求。他指出,
2024-03-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国家发展、民族强盛、人民幸福,拔尖创新人才是重要支撑。科学的种子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播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中小学抓起。一、聚焦基础性定位,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迈出坚实步伐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有效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针对科学教育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播撒科学种子,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式印发的第一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门文件。我们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重要论述的精髓和相关文件精神,聚焦
2024-03-01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广大党员、干部受到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全党历史自觉、历史自信持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论述。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2021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的讲话 我们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团结带
2024-02-2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随后教育部等十八部门于2023年5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浙江省自2016年启动STEM教育,继续深化科学课程改革,加强技术与工程实践,探索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推动以项目化学习为重点的学习变革。这正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积极实践。 2023年,我们对浙江省676所中小学、157528名师生进行调研。调研发现一些可喜的进步,如中小学对开展科学教育基本持积极态度;学校科技课程种类齐全,实践活动丰富;浙江省“项目化学习百校工程”普及了STEM教育理念,推动了项目化学习实践,但这次调研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何在落实“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笔者结合调研提出四方面建议。 1.加实践:亲历实践的“做中学” 《意见》提出“重在实践,激发兴趣”,要“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本次调查的两个结论是上述意见的重要佐证,一是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显著关联,与教师讲
2024-02-2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诸多重要元素、思想及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实践的重视,都是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精神特质。 新时代科普工作要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科普工作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 为科普创新提供营养和力量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科普工作创新发展的营养和力量,关键在于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以丰富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精神内涵。 例如,“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和“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追求真理和注重实践的重要指导原则。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和“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强调的是整体性、协同性和人民性,提供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胸怀格局和道义境界。这些思想观念鼓励我们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全面发展。 “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和“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这些思想强调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24-02-23
编者按:编者节选了国内外院士、专家以及优秀一线教师在报刊、杂志、报告等发表的观点和见解。无论是追求学术深度的研究人员,还是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线教师,亦或是关心孩子未来发展的家长,专题内容将帮助您了解当前科技教育的最新动态,掌握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同时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作者:王嘉毅,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 加强科学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基础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场合论述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方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为新时代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系统学习研究、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对科学教育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的认识,对开辟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新赛道具有重要意义。一、 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大意义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以习近平
2024-02-22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党章为根本依据,总结新时代巡视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健全巡视工作体制机制、责任体系,对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好宣传解读和督促检查,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要坚持政治巡视定位,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在强化巡视整改上见真章、求实效,压实整改责任,完善整改机制,综合用好巡视成果,深化标本兼治。要充分发挥巡视综合监督作用,加强巡视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要以巡视带巡察,发挥上下联动的系统优势,扎牢织密监督网。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条例》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条例》全文如下。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2015年6月2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