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教育部长陈宝生:教育战线要重点瞄准三大目标,确保“收官之年”圆满收官
教育部长陈宝生:教育战线要重点瞄准三大目标,确保“收官之年”圆满收官

6月11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2020年开学典礼。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陈宝生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陈宝生部长具体讲了哪些内容?跟随教育小微一起了解↓↓↓ 陈宝生:教育战线要重点瞄准教育脱贫攻坚、教育改革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三大目标,集中精力攻关,确保“收官之年”圆满收官 陈宝生指出,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教育规划纲要收官之年,也是教育战线的大考之年。2020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上下经历了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党中央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统筹、指挥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教育系统通力合作、克服困难,经受了考验,教育教学秩序正平稳有序恢复。在新冠肺炎带来的各种挑战下,教育战线要重点瞄准教育脱贫攻坚、教育改革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三大目标,集中精力攻关,确保“收官之年”圆满收官,交出教育的满意答卷。 陈宝生:着力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治理能力,在“收好官”的基础上“开好局”,在收官中思考开局、着手开局 陈宝生强调,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略性成果,

2020-09-16
教育部长陈宝生:教育战线要重点瞄准三大目标,确保“收官之年”圆满收官
教育部长陈宝生:教育战线要重点瞄准三大目标,确保“收官之年”圆满收官

6月11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2020年开学典礼。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陈宝生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陈宝生部长具体讲了哪些内容?跟随教育小微一起了解↓↓↓ 陈宝生:教育战线要重点瞄准教育脱贫攻坚、教育改革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三大目标,集中精力攻关,确保“收官之年”圆满收官 陈宝生指出,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教育规划纲要收官之年,也是教育战线的大考之年。2020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上下经历了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党中央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统筹、指挥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教育系统通力合作、克服困难,经受了考验,教育教学秩序正平稳有序恢复。在新冠肺炎带来的各种挑战下,教育战线要重点瞄准教育脱贫攻坚、教育改革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三大目标,集中精力攻关,确保“收官之年”圆满收官,交出教育的满意答卷。 陈宝生:着力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治理能力,在“收好官”的基础上“开好局”,在收官中思考开局、着手开局 陈宝生强调,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略性成果,

2020-09-16
三问科学与文明,韩启德在西湖大学首度开讲
三问科学与文明,韩启德在西湖大学首度开讲

科学是中性的吗? 追随科学是否一定追随西方文明? 人类社会能够控制科学发展方向吗?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 6月8日,在西湖大学校董面对面的现场,围绕“科学与文明”这个主题,西湖大学董事、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向西湖大学师生接连抛出三问,并有言在先,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还有争议。 那为什么还要问? “一些从事科学工作的同志,因为任务太重、发展太快,钻到自己的小领域里面,往往来不及抬起头来,看看整个科学世界的发展和未来的进程。”韩启德想用这一连串问题,让俯身在实验台前的科研工作者“抬起头来”,留出一点时间思考这些百年之问。 (温馨提示:全文约3800字,摘录了韩启德老师的重点分享内容,信息量很大,值得留出时间好好阅读) 一问:科学是什么 第一问,必然是科学,简简单单五个字,内涵却无限深远。身为教育工作者,韩启德举重若轻,将“科学是什么”拆解成4个问题。 1.科学怎么定义? 科学的定义有很多说法,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从知识体系到生产知识的范式,从社会建制到历史范畴,各有见解。韩启德总结了各方观点,认为通过探寻科学史,了解“科学”这个词的来源,有助于对理

2020-09-16
三问科学与文明,韩启德在西湖大学首度开讲
三问科学与文明,韩启德在西湖大学首度开讲

科学是中性的吗? 追随科学是否一定追随西方文明? 人类社会能够控制科学发展方向吗?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 6月8日,在西湖大学校董面对面的现场,围绕“科学与文明”这个主题,西湖大学董事、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向西湖大学师生接连抛出三问,并有言在先,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还有争议。 那为什么还要问? “一些从事科学工作的同志,因为任务太重、发展太快,钻到自己的小领域里面,往往来不及抬起头来,看看整个科学世界的发展和未来的进程。”韩启德想用这一连串问题,让俯身在实验台前的科研工作者“抬起头来”,留出一点时间思考这些百年之问。 (温馨提示:全文约3800字,摘录了韩启德老师的重点分享内容,信息量很大,值得留出时间好好阅读) 一问:科学是什么 第一问,必然是科学,简简单单五个字,内涵却无限深远。身为教育工作者,韩启德举重若轻,将“科学是什么”拆解成4个问题。 1.科学怎么定义? 科学的定义有很多说法,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从知识体系到生产知识的范式,从社会建制到历史范畴,各有见解。韩启德总结了各方观点,认为通过探寻科学史,了解“科学”这个词的来源,有助于对理

2020-09-16
韩启德院士:疫情呼唤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韩启德院士:疫情呼唤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作者/韩启德(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直以来,科学文化建设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板”,也是在这次大疫中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的根本原因。 这次疫情不仅催发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也给我国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6月3日,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大学共同支持,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本文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论坛中的发言,旨在探讨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新冠疫情的突袭和挑战,给人类又出了一道世纪课题。 社会与生活实践是最丰富的课堂。我们对什么是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如何影响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我们科学文化建设的短板在哪里、怎样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结合今天的报告,我谈一点体会。 ▲韩启德院士 第一,这次新冠疫情使我们更加体会到科学的力量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 比如:曾经作为高端技术的

2020-09-16
韩启德院士:疫情呼唤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韩启德院士:疫情呼唤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作者/韩启德(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直以来,科学文化建设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板”,也是在这次大疫中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的根本原因。 这次疫情不仅催发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也给我国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6月3日,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大学共同支持,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本文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论坛中的发言,旨在探讨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新冠疫情的突袭和挑战,给人类又出了一道世纪课题。 社会与生活实践是最丰富的课堂。我们对什么是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如何影响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我们科学文化建设的短板在哪里、怎样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结合今天的报告,我谈一点体会。 ▲韩启德院士 第一,这次新冠疫情使我们更加体会到科学的力量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 比如:曾经作为高端技术的

2020-09-16
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
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

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 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9日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大家对创新创造的思考和实践,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 习近平强调,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鼓励全国科技工作者担当时代使命,国务院2016年11月批准同意将每年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近日,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在新时代创新创造创业生动实践

2020-09-16
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
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

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 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9日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大家对创新创造的思考和实践,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 习近平强调,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鼓励全国科技工作者担当时代使命,国务院2016年11月批准同意将每年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近日,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在新时代创新创造创业生动实践

2020-09-16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5月22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报告了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了哪些重点?一起来看↓↓↓。 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部分提出—— >>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 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 >> 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 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 >>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 在“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部分提出——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来源:“微言

2020-09-16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5月22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报告了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了哪些重点?一起来看↓↓↓。 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部分提出—— >>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 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 >> 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 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 >>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 在“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部分提出——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来源:“微言

2020-09-16